吃,是一個很有誘惑的字眼,尤其對于中國人來講。中國人對“吃”的研究非常老道,甚至到了“無所不吃”的程度。那么,在這樣一個“吃”文化盛行的國度,為何餐飲業卻并沒有匹配的發展?事實上,中式餐飲如何做大做強,一直是困擾業內人的一道難題,西貝、海底撈、外婆家、絕味等等品牌已經為行業樹起了一面旗幟,但是仍然無法與麥當勞、肯德基等世界級餐飲巨頭相提并論。究其背后,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餐飲“品類眾多”、“制作復雜”,難以標準化,而無法標準化也就難以擴張。
標準化,重慶聚慧食品有限公司,要做的就是推動中國餐飲的標準化??上?,這是一個多么大的愿景。
從調味料的標準化向夢想挺進
聚慧食品是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企業,一直以來致力于餐飲標準化研究、提供餐飲連鎖技術支持,以及特殊湯料、調味料、醬料和特殊菜品創新與定制,服務國內外餐飲連鎖企業五千家,日訂單超過500條,發貨逾100噸。發展到現在,聚慧食品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六個生產基地,擁有三千多SKU產品和服務,為五千家餐飲終端客戶或品牌提供服務,并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設立了四個應用廚房,為客戶提供現場應用服務。
聚慧認為,中式餐飲行業是三萬億元規模的市場,目前雖然有絕味、海底撈等幾十億規模的出色品牌,但卻尚未出現百億級別的企業,這是一個很好的市場機會。那么誰能在市場內非常有競爭力的切入,然后做到爆發?聚慧食品的切入點正是調味料的標準化。
作為餐飲行業的制造企業,聚慧食品在調味料的研發上投入很大,“我們研發人員占10%,每年研發投入超過總營收的3%,今年投入的研發中心超過5000平方米,投入資本超過幾千萬。我們希望夯實中式餐飲的基礎,同時也是在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依托這種從基礎層面推動中式餐飲的思路,以及在產品研發的投入,聚慧食品取得了很多客戶的認可,并且形成了“標準化定制服務商”的獨特理念。
何為“標準化定制服務商”?在聚慧看來,工業若要規?;l展,就必須以標準化為基礎,但對于中式餐飲來講,標準化的基礎之上又必須體現個性化,畢竟中國人很講究“味道”。對現在三千多個SKU,明年將要做到五千余個SKU的聚慧食品來講,原材料系統就有五六百種,原材料的相互組合會形成非常豐富的味型,而把大量、微差別的味型梳理成相應的標準化模塊,再通過模塊間的組合將標準化延伸,實現個性化,正是聚慧食品的發展重點。
社會化商業+C2B的理念
延展開來,聚慧食品的業務模式分為B2B和B2C兩大方向。過去,公司主要業務為B2B,向國內外餐飲連鎖企業主要提供基于標準化的定制服務。
為了保證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一直以來聚慧食品踐行者一個理念,無論是B2B業務,還是后續的B2C業務。“由客戶提出想要的味道設計、味道構想,我們的研發人員、研發體系來實現它。實現之后,客戶還有需要改進的想法、不滿足的或者差異化的需求,再進行改進,改進之后才會開始量產。”這種客戶參與研發全程,從而倒推供應商的理念不僅僅是提升了客戶參與感,也讓產品的質量和市場接受程度大大提高。這是C2B理念,或者說是C2M的落地。
基于這種理念,聚慧食品做到了自身的快速發展。隨著公司的業務和產品品類的擴張,聚慧食品遇到了管理上的第一個坎。“一千家企業客戶、一千個SKU以內時,我們都還能用人工排產,來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但當超過一千,為四千家或者上萬家做定制服務時,人工排產已不再可行,唯有采用信息系統。”茍中軍介紹,這也是聚慧食品牽手用友優普的主要原因。2015年,用友優普U8+ ERP進入聚慧食品,構建了公司的ERP框架,解決了生產上的難題。
解決了生產的問題后,聚慧食品對互聯網化的需求更加主動,依次引進了用友優普U訂貨、U商城、超客營銷和企業空間等產品,并開始著手B2C業務的布局。一方面,面向企業客戶,聚慧食品提供的是定制服務,定制也就意味著必須收集市場反饋、最終用戶的體驗。在過去,這些用戶體驗是由第三方提供,準確性不能保證,同時用戶無法直接參與到公司的產品設計、研發和改進環節中。另一方面,B2C是聚慧食品后續必須要進入的市場,公司需要觸達消費者,并能直接互動,以此讓社會化的力量參與到設計、研發等環節中。
基于企業互聯網服務的商業創新
依托用友優普U8+ ERP和U訂貨、U商城、超客營銷和企業空間等云服務,聚慧食品在商業創新方面不斷突破。聚慧食品的B2B業務融合應用了U8+ ERP和U訂貨,實現了餐飲企業與公司間的開放式訂貨、互動和產品跟蹤,有效提升產品體驗和客戶滿意度,形成了非常高的客戶黏性;基于U商城,公司能夠有效的收集用戶體驗情況,并將之梳理整合到產品改進之中,從而為企業提供更契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在B2C業務方面,聚慧食品基于U商城構建了“發現重慶味道”這一微信商城,直接形成與最終用戶的開放式連接和互動。在“雙十一”當天啟動了首次2C活動后,一個月時間實現了170萬元的銷售額,并成功引流超過3萬會員。值得一提的是,聚慧食品正嘗試構建B2B業務和B2C業務的運營閉環。公司的五千家B端餐飲企業具備一個天然特點,即能夠作為C端消費者的流量入口。通過定制伴手禮和二維碼的形式,實現商家線下導流,引流消費者成為微商城會員;消費者的用戶體驗再推動產品改進,為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務。這也成為聚慧食品O2O新零售的探索方向。
而回到企業的內部管理,在超客營銷和企業空間的支撐下,公司將互動、體驗的理念落地到內部。聚慧認為,“不管是辦公軟件,還是各種管理應用,一定要注重其工作的有效性和員工的互動性。工具的目的是向上的,不能變成要求員工交作業,一旦變成員工在工具上做作業,帶來的只有反效果。” 目前,公司的高層、中層、員工之間形成以工作推進為核心的扁平式、互動型氛圍。
基于融合應用,聚慧食品從內部管理到外部產業鏈運營,從2B到2C,實現了完整的互聯網化,并將“互動、參與”的理解貫徹到所有環節,真正實現了社會化商業下的商業創新。公司定下了2017年的兩個小目標:利用U訂貨,將與餐飲商家之間的互動和黏性做到更好;基于U商城,實現B2C業務1億元銷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