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小鴨(PIYO PIYO)是臺灣東凌股份有限公司的服裝及用品品牌。2007 年10 月成立上海黃色小鴨有限公司,生產文具、禮品、家飾品、陶瓷禮品、絨毛玩具、嬰幼兒用品、美耐皿餐具、袋類等2000 余種產品。黃色小鴨在國內擁有20 多家辦事處及300 多家直營門店、數千個經銷網點。
電商訂單中心實現線上線下渠道并舉
黃色小鴨電商訂單中心的建立改變了他們線上電商渠道和線下店面渠道的沖突局面。1991 年,“黃色小鴨”進入嬰童用品行業,并逐漸占領臺灣市場。2002 年進入大陸市場,隨后在內地以每三年開100 家店的速度勻速擴張。目前,共有357 個門店,其中大約有270 個是直營店,其他由經銷商代理銷售“擴渠道”。
然而“黃色小鴨”遭遇了幾乎所有傳統品牌都會面對的問題。一方面是電商異軍突起,一些實體店的客流不再增長甚至下滑。與此同時,實體店房租成本居高不下,人力成本不斷上升。
另一方面,黃色小鴨的嬰童用品產品銷售管理面臨很多困難。嬰童用品品種及品項繁多,且銷售訂單處理筆數多,隨著公司業務的擴大,手工操作已不能滿足企業的管理需求。新產品的設計生產上市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提前期,倉存不夠,遇到暢銷就會斷貨,補單生產又會錯過市場,如果產品滯銷,就必然導致大量的庫存。而復雜的分銷渠道、多樣的零售終端,增加了企業經營的管理難度, 對銷售數據的匯總、訂單、物流資金的管理,財務的結算等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基于以上問題,黃色小鴨成立了電子商務部,在用友U8+現有財務供應鏈、分銷、零售以及人力資源等應用的基礎上擴展建立了電商訂單中心。在電商訂單中心, 實現了線上電商渠道和線下ERP 數據及業務數據的一體化,實現了前臺電商業務與后臺ERP系統的無縫集成。
從此,黃色小鴨線上訂單處理的節奏明顯加快,發貨準確及時,對前端銷售有更好更及時的支撐。同時,在線上與用戶實現連接,打破了層層分銷商體系下的信息延時,能實時了解客戶需求、市場變更情況,提高了對客戶的響應速度。2012 年,黃色小鴨在天貓商場開了首家線上的旗艦店。隨后,黃色小鴨的網上營銷得到了迅速發展,從一個天貓平臺發展到包括京東、當當、QQ 商城、1 號店、易迅在內的六個大平臺,實現了系統中從訂單下載、打印發貨、掃描、包裝、出貨、對賬,最后到財務結算的完整的閉環。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黃色小鴨推出新的電商品牌“哈皮蛙”,只在網上銷售,并且采用不一樣的銷售策略:同一款產,單價大約比“黃色小鴨”低10%。這種專門的電商品牌對于用戶的持續經營起到了重要的探索作用。
激活用戶 實現精準營銷與持續經營
黃色小鴨積累了大量的用戶,激活這一龐大的用戶群體會帶來巨大的價值。掌握他們的基本數據和消費意愿,可以實現目標客戶群體的精準定位,并在此基礎上對用戶進行精準營銷,持續經營,最終創造出更大的效益。
黃色小鴨大量的實體店已經擁有了眾多會員用戶,但是這些用戶有的使用商場的會員卡,有的使用黃色小鴨自己的會員卡。因為沒有建立統一的用戶帳號,當會員在黃色小鴨不同的實體店或在全國不同地方使用時,會遇到一些問題,如會員信息無法識別,會員對接不統一等問題。另一方面,黃色小鴨擁有大量的用戶購物數據, 卻不能有效利用這些數據,合適的精準營銷。所以激活線下用戶,統一用戶帳號就變得非常重要。
因此,如何激活會員用戶并將新老用戶統一到一個線上平臺就是黃色小鴨所要采取的措施。黃色小鴨通過構建微信平臺,在其上推出折扣、領取小禮品等各種優惠活動,吸引商場、自身實體店的會員卡用戶關注,實現黃色小鴨與會員卡用戶的連接。同時,使用該方法也吸引了更多的人通過關注黃色小鴨微信公眾號成為新會員。所有的會員可通過微信平臺,輕松實現積分、儲值卡、消費歷史的查詢等互動。另外,黃色小鴨可根據會員消費歷史情況,過濾出目標會員,進行促銷信息的針對發布。通過這些優質的更有針對性的服務,吸引了更多的用戶。
在微信上激活這些用戶之后,黃色小鴨實現了360度的客戶信息整合。通過微信會員服務平臺,對小鴨訂閱號、服務號的發布素材、微粉進行管理,統計粉絲、會員關注比例及情況,隨時進行互動策略調整。
然后,再加上服務管理平臺化、精細化的銷售行為及過程管理,能協助企業快速拓展營銷手段,精準把握客戶需求,最終實現線上線下共同服務用戶,創造高價值, 提高服務水平和滿意度。
黃色小鴨通過電商訂單中心,利用微信等手段,將線下店面渠道的用戶激活并轉移到線上,與線上電商渠道一起構建線下線上融合的協同運營平臺,實現了用戶連接、精準營銷,以及圍繞用戶的持續經營。另一方面, 基于線上渠道的特點,他們開發了針對電商渠道的新產品品牌,為用戶持續經營提供了一個新的范式。